查看原文
其他

【杜课】随笔4丨讲个严肃的故事,你可别笑啊(总第17期)

2016-12-04 南大公益传播 杜课

一个采访对象的不幸遭遇(7、8)


文/ 杜骏飞

 

7

 

作为一名幸存多年的“采访对象”,经过长期的摸爬滚打,我学会了静音、关机、对来电来函视若无睹、凭借手机铃声识别来人等各项技能,以抵挡可能的采访。

 

同时,我也摸索出了一套简单易行的文学修辞,用于搪塞那些不合理的采访要求:


开会时,记者来电,劈头就说:“杜教授,我是XX报记者,请就XX谈谈您的看法。”我说:“抱歉我现在开会。”他说:“没关系,就一两分钟耶。”我一边想象着他的剪刀手,一边虚弱地答道:“同学,专家也是普通人,他不是110。”

 

记者来访,列了十几条选项的菜单,“请就年度XX榜给出您的排序”,我回复:“大多数的选项我根本不熟悉,您能否给出它们的背景说明?”他说:“时间太紧了,来不及一一说明。”我:“同学,真的需要时间,因为我不是微波炉。”

 

 

记者:“我是XX报记者,想请您就XX事件谈谈您的看法”,我:“这事儿我已经回答过XX周刊了啊。”他说:“那您能不能再跟我说说?”我:“同学,就算专家是机器,他也不能是复读机。”

 

记者:“杜老师,当前大家都说……,您有什么法?”我:“我不是这个专业的,一点都不懂啊。”他说:“没关系,咱们随便聊聊,您就当休闲呗。”我:“这位同学,专家都是有正当职业的,他不是游戏机。”

 


慢慢地,我对这类隐喻谢绝的语言游戏已经熟能生巧。历史上,我还用过“漂白粉”、“战斗机”、“打火机”、“大公鸡”、“传声筒”、“档案馆”、“纪念碑”等非人化名词,对“采访对象”这一物种作全称否定判断,力图委婉地告诉记者们:专家其实也是有灵魂的,是人类社会的一部分。

 

但有些记者实在听不懂。当他们采访你时,不想念人类,只想念稿子。

 


8

多年以后,我已经进化了。

 

由于记者圈交口传诵着我的恶名,我算是基本上摆脱了被采访的烦恼。

 

但生而为专家,并没有免除恐惧的自由,因为,这个世界上,永远有陌生人环伺,那些专家捕手,他们无知无畏,没心没肺,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对专家来一起稀奇古怪的袭击。


我想起在波士顿的时候,有过这么一次电话访问。“您好,杜教授,我是美国《××时报》的研究员,想问关于当下××问题,您有没有什么不同看法。”

 

“跟谁不同?”我有点摸不着头脑。

 

“呃,就是跟……中国政府方面不同。”

 

“有,但我不愿意跟您说。”

 

“哦,为什么?”

 

我只好说:“因为我觉得您是外人。”

 

“这个……您说话真直接。”对方尴尬的笑了。

 

“哈哈,我也觉得。”



在形形色色的研讨会上,也会发生采访综合征。

在北京开年会时,主持人请记者提问,一位大兴口音的记者问:“杜教授,您好,关于××,我认为:……(此处省去一万字)。

 

记者说话很溜,不带标点不换气,连主持人也无法打断。其间,听众纷纷上厕所,有的可能还上了两次。

 

我的手长时间地撑在讲台上,讲台吱吱作响,终于等到了他断气的一句话,于是赶紧问:“那您的问题是?”

 

 “就是……您同意我的看法么?”

 

我不能错过这稍纵即逝的良机:“当然同意。谢谢,再见!”

 


有时候,正常的工作电话也会演变为一场死缠烂打,其步步追问,不亚于一次刑讯逼供。

 

一家媒体公司曾打来电话: “您好,我是××传媒大会的承办方,我们的主办者包括中国××、中央××等8家,有××位著名学者和××位媒体负责人与会,所以也希望您与会。”

 

“抱歉,我没有意见要发表,所以不与会了。”

 

“著名学者喻教授也来哎。”

 

“代我问好,让他少开会注意身体。”

 

“哦。您不发言也可以,就人在就行了。”

 

“抱歉,我真的在不了。”

 

“大家可都想看见您哪。”

 

“那,你们就在会场上挂我一相片吧,我没意见。”

 

“呃……”


(未完待续)



“笑”后感

文/范德兰


看完杜老师的这篇文章,又一次忍俊不禁,但笑完之后仔细品味,又顿觉意味深长。


想起自己去当实习记者的时候,也曾经冒冒失失跌跌撞撞,也偶尔会拦住大咖们死缠烂打,亦或是在街头采访的时候盯着路人不放。记得曾经的一次出镜采访,由于没有了解清楚事件背景,所以对着镜头磕磕绊绊了半天;也记得有一次采访一个较敏感的话题,死缠在路人身后要一个答案。


直到大四毕业前夕,有学弟学妹们来问一些考研的经验和感受,我才理解当年我那些采访对象们接收到我提问之时的感受。这些问题当中,总是有个别的问题让我绞尽脑汁,想着怎么委婉的提醒“我不是百度搜索器,不是保姆”。因此回想起来,仍对当年被我好一通折磨的采访对象们深感抱歉。


今时今日,看到杜老师所形容的“复读机”“漂白粉”“战斗机”等,不由得又想起自己当年做过的一些囧事,内心又是好笑又是惭愧。


人们总用各种各样的词来抬高记者,但其实我们也得承认,记者们也总是不可避免的会犯错,会失误。我想犯错并不可怕,但最重要的是要从这些错误中学会成长,提炼技巧,从你的采访对象身上获取经验。


好的采访对象会教会你很多东西,教会你成长和提问。大概就是从这一次次失败的谈话中,你才逐渐成为了一个愈发优秀的提问者。提问之前,诚意优先,以己及人,大概会避免很多尴尬。也希望大家都能从杜老师幽默风趣的随笔里获得一些深刻的反思和成长。


感谢观看、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鸣谢:

郑钢新媒体教育基金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案|范德兰

编辑|丁丽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杜  课

邮箱:njuduke@163.com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